地址:
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乙28号
Catering
宴会种种弊端的形成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。
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提出"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"。这一理论推进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,孕育了中华民族高超的烹饪技艺,使我国成为"烹饪王国"。然而,它也成为主宰人们饮食观的信条,引导人们竭力追求饮食的名贵精细。特别是历代皇室贵族,他们在"物以稀为贵"的价值观指引下,在饮食上千方百计猎奇求珍,穷奢极欲,挥霍民脂民膏。到了清代,这种奢靡风气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。
例如,2001年秋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"中国古代传统庆典文物展"中,参展的百余件宫廷密藏文物均选自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寿庆典礼的原件,从金银器皿、珍珠美玉到锦丝绸缎,无一不显示出这场庆典活动的盛大,展示出一幅豪华奢靡的皇帝庆寿图。此外,"满汉全席"、"千叟宴"菜肴之名贵、铺张之奢华、礼仪之繁缛,举世罕见。所有宫廷臣吏、达官显宦、豪绅巨贾也都竞相效仿设豪华盛宴,互相攀比,极尽挥霍之能事。这种风气也波及民众,每当宴庆也都以筵席丰盛、排场阔绰为体面。经过千百年的积淀,形成了以"食不厌精、脍不厌细"为内涵的饮食价值观。这种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,成为代代相袭的社会习俗。这种积淀久远的饮食和宴会观念与习俗是宴会弊端的历史思想根源。
其次,与餐饮企业的思想有很大关系。目前,各饭店、宾馆、餐馆中很少有营养师,办宴者、厨师又缺乏营养知识,宴会菜肴设计、菜点安排往往只考虑规格、品种、口味等内容,导致宴会食品营养构成不合理、不平衡,其结果是饱吃一顿,却有害赴宴者的健康。
另外,我国的餐饮业这几年普遍升档,大都成了豪华高档餐厅,然而,他们的饮食价值观和宴会观仍是陈旧的。在利润的刺激下,他们仍是挖空心思提高宴会档次,宴会的费用扶摇直上。过去,每人50元的标准已是很高档的了,现在每人百元也只是"一般",千元席、万元席也不少见。餐饮企业这种高档化供应,成为强制性的消费导向,一些经济并不富裕但又不得不宴请的消费者只好硬着头皮挨"宰"摆阔。
总之,宴会各种弊端的形成是复杂的、历史的、观念的、经济机制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。
客服微信
WeChat Customer